女性典型的【殉道者】模式,是為了丈夫及小孩而放棄自己的事業與興趣,使自己的生活圍繞著其他人的需求打轉。比較男性的典型【殉道者】模式,則是為了國家、公司或某個理由,而不眠不休地工作,並且不惜以個人的健康或幸福為代價。

相對於等待救援的【孤兒】,【殉道者】已經了解到,人生需要做的不只是消極地等待救援,他們相信只有苦難與艱苦工作才能得救。殉道者非常努力地取悅上帝、雇主和伴侶,他們想要的是關愛和尊嚴。對殉道者來說,他們不相信人只要活著就值得被愛。

對殉道者來說,要通過這個階段,有幾個關鍵:


《留意虛假的殉道》

在宗教領域,許多教徒試圖表現得非常「好」,以便取悅上帝,他們認為如果他們這麼做,就不必受到像其他人在生活裡經歷的試煉與痛苦,但如果事與願違,他們就會幻滅、失去信心,宣稱上帝已死。

在生活裡,許多人最初步入殉道者階段時,行動上是犧牲自己,但是目標卻和【孤兒】一樣是在等待被救援。不僅僅希望得到上帝和他人的認可,同時也因感覺自己被剝削,而心裡帶著憤怒。

在這個層次上的殉道是虛假的,因為並不是心甘情願的犧牲,因此會需要其他人也遵循同樣的遊戲規則,否則就無法相信犧牲是會有回應的。若看到有人不守規則卻飛黃騰達,這階段的殉道者常會有憤怒的反應,且需要看到對方被懲罰,才會相信他們自身的良善可以帶來豁免。

發現自己有這類情緒的反應的殉道者,可以問自己:我的犧牲是心甘情願的嗎?或者我希望得到他人認可、或者需要從別人那裡換取什麼?


《是否用殉道來掩飾怯懦》

不論男女,有許多人其實在職場上已經遇到瓶頸,而藉口說要全職照顧小孩或照顧年長父母,以此為由,離開競爭激烈的職場。

在這樣的情況下,可以問自己:我是否害怕失敗?

可以依然選擇離開職場,不過心裡可以更坦然一些,不需要覺得這是為了孩子或父母而做的犧牲,可以坦誠說自己只是工作累了、想喘一口氣,這樣子比較不會累積出日後的埋怨,覺得自己當初為了他人而犧牲了自己的事業。


《真誠的犧牲》

犧牲並非永遠可以被當作操控上帝和他人的方式,叫他們給你想要的事物,或者被當作是逃避挑戰、冒險和痛苦的方式;它也可以被自由的認定是真愛與關懷的表達。在較高的層次上,殉道者並不試圖以交易的方式換取安全或喜愛,而是相信犧牲自己可以解救他人。

即使自我犧牲也決心關愛他人,乃是選擇生命而非絕望。

真誠的犧牲具有轉化的功能,但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付出,是出於關愛的付出、是合宜的付出呢?

對殉道者來說,可以從自己所願犧牲的事物來了解自己:何時願意犧牲?願意如何犧牲?誠實地回答這些問題,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自己。

當我們的付出愈來愈真誠且自由自由無畏,就愈不會有犧牲的感覺,也愈會覺得只不過是在表達自己罷了。


《犧牲還是縱容?》

如果付出時有被利用的感覺,或者自鳴得意地認為高人一等,殉道者就該暫停一下,注意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
健康的付出會讓施者與受者都同樣感到尊重。假如殉道者不能體認到,其他有能力的成人能夠照顧他們自己,那麼他們便會使對方感到自己是無用的。

在最好的情況下,我們不會因為他人而犧牲自己;我們幫助他人,也同時在決定的過程中,釐清此刻對我最重要的事物為何,透過這樣誠實的選擇,來鍛煉和鑄造自己。


《施與受並行》

殉道者犧牲給予的同時,也可以學習接收。學會施受並行,便能進入施與受的流動中,那是愛的本質互惠。以這種方式互惠,則量的流動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。我給你,你也給我,我們都充分接收了能量。

相同的,除了承擔苦難,也可以學習接受生命、享受生活。

要善於付出,也要善於接受,兩者缺一不可。


《接受死亡》

殉道者的最後一課是選擇將生命這份贈禮無條件的交出來,明白生命本身就是回饋,同時記住生命中所有的小死亡與小失落,總是為我們帶來轉化和新生。了解到死亡是自然韻律的一部分,我們的生命是我們對宇宙的貢獻,而我們可以自由且充滿愛意的將它交出來。

死亡並非終結,只是進入未知前更戲劇化的通道而已。

殉道者 image